近日前中国男篮国手刘炜在一次采访中谈及CBA外援政策现状,直言联赛在外援保障与管理方面存在明显弊端,导致许多高水平外援因缺乏安全感而更倾向于选择欧洲联赛。这一话题迅速引发篮球界的广泛讨论。
刘炜指出,尽管CBA外援薪资水平在国际上仍具一定竞争力,但许多俱乐部在合同保障、支付流程以及外援权益维护方面仍存在不规范之处。例如,部分外援与俱乐部签订的合同条款模糊,薪资发放不及时,甚至出现单方面解约且赔偿不到位的情况。这种不确定性使得一些原本有意来华效力的外援望而却步,转而选择欧洲联赛——尽管后者部分联赛薪资较低,但合同执行更规范、联赛体系更成熟,对外援的职业保障更为全面。
此外,CBA外援政策频繁变动也是导致人才流失的原因之一。近年来联赛对外援使用规则、注册人数、上场时间等多次调整,使得外援在球队中的角色和长期发展规划缺乏稳定性。很多外援更看重在一个体系中持续成长和表现的机会,而非单纯的高薪短约。欧洲不少联赛赛程更长、比赛风格更贴近FIBA体系,也有利于外援保持状态并拓展其国际职业生涯。
刘炜还提到,外援在选择联赛时不仅考虑经济因素,也十分看重联赛的专业运营、医疗支持、生活环境及文化适应等多方面条件。目前CBA在这些软实力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,尤其是在对外援的人文关怀和职业支持上,尚未形成系统化、国际化的服务体系。
这一现象若持续,将不利于CBA联赛竞技水平的提升和国际影响力的扩大。外援是CBA比赛中重要的竞技力量和市场号召元素,他们的流失可能影响比赛精彩程度和联赛品牌价值。刘炜呼吁各方应更加重视外援政策的长期稳定性与契约精神的建设,只有在保障与信任的基础上,才能真正吸引并留住高水平外援,推动中国篮球与职业联赛的共同进步。